-
黄梅戏发展历史阶段
黄梅戏的发展历史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 第一阶段,约从清乾隆到辛亥前后。产生和流传到皖、鄂、赣三省间的采茶调、江西调、桐城调、凤阳歌,受当地戏曲(青阳腔、徽调)演出的影响。 第二阶段,是从辛亥到1949年。这一阶段,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,并从农村舞台走上了城市舞台。黄梅戏入安庆城后,曾与京剧合班,并在上海受到越剧、扬剧、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(时称“蹦蹦戏”)的影响...
-
梅艺晋剧团给社区居民演上三天大戏
朝阳A社区的老人活动室和往常一样每周二,不到15个小时,就十分繁忙。这是朝阳社区“梅艺进剧团”成员开始表演的。 只见几个老人在房间里拿着胡胡、三弦等乐器演奏,房间中间作为表演场地,两个演员正在唱着著名的晋剧《迎皇上大婶》。“美衣进剧团”创始人王玉梅告诉记者,每周二下午,剧团成员都会来到朝义社区老人活动室,进行一下午的演出。“中间不会有停顿,每个人都非常专注,抓住每一个在活动室表演的机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