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

    严凤英(1930~1968)安徽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,中员,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、中国文联三届委员,四届全国政协委员。1958年9月主席视察安庆时,观看了严凤英黄梅戏表演。 遭致死,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,安庆罗岭镇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,为其题写“党的好儿女”。严凤英黄梅戏代表作《打猪草》《游春》《天仙配》《女驸马》《牛郎织女》《夫妻观灯》等。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早期阶段

    早期阶段:相对固定、人员很少、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黄梅戏从山歌、茶歌、采茶灯、凤阳花鼓调的演唱,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二小戏、三小戏的时候,演唱者们,便不能如先前那样随意演唱了。 由于是戏的演出,必须有排练,有服装、道具等戏剧所需要的程序和要求,业余时间则不够,加之,这种演出可能变成表演者的职业或半职业,他们便自然结合成一个团体。这就有了早期相对固定的黄梅戏班子,即现在称之为表演团体的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新秀周珊

    周珊,国家二级演员。 周珊出身艺术世家,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学校。他嗓音圆润,表现自然、朴实。曾在《戏牡丹》中饰演僮儿、《红楼梦》中饰演焙茗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中饰演四九、《天仙配》中饰演董永、《春香闹学》中饰演王金荣,在大戏《回民湾》中饰演杨中秋。 他曾获得安徽省96黄梅戏大奖赛青年“十佳演员”称号,是98“严凤英”奖大赛银奖获得者、2002“严凤英”奖大赛金奖获得者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寂寞汉卿在北京演出

    座无虚席,好评如潮,“今晚看,明晚再来”……1月15日晚,安庆再芬黄梅的《孤独的韩青》首次在北京长安大剧院上演,再次点燃了京剧迷的热情。演出结束后,主演刘国平告诉记者,首演的成功让《孤独的韩青》对即将到来的全国巡演更有信心,也是黄梅戏2015年“走出去”的一个良好开端。 一张票很难找到 近800个座位座无虚席 1月15日晚7点,离演出开始还有半小时,长安大剧院大厅里人山人海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太阳山上周日开演

    记者昨天从芜湖市艺术剧院获悉,由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芜湖市艺术剧院承办的“弘扬传统文化 实施戏曲振兴——2022年芜湖市‘文化惠民 月月有戏’活动”,于3月6日下午2点将在百花剧场演出黄梅戏《太阳山上》。市民凭本人身份证于明日上午9点在百花剧场售票处免费领取入场券一张,先到先得领完为止。 据介绍,《太阳山上》改编自季宇小说《最后的电波》,生动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大舞台惠民演出公告

    黄梅戏大舞台惠民演出公告 3月18日晚上7:00点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小剧场演出大型古装黄梅戏《双下山》,有需要观看的市民请携带身份证到剧院8号门免费领票,每人限领一张。 领票时间:3月17日上午9:00起,领完即止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大清名相唱响2021福田廉政戏曲节

    “廉政有榜样,传递正能量”,2021福田廉政戏曲节以“廉政”为主旋律,推动戏曲的传承和普及,让“观赏性、艺术性与思想性”兼具的戏曲走进观众生活,从而感受戏曲的魅力。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廉政黄梅戏《大清名相》10月19日晚在深圳大剧院震撼上演,该剧由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、著名剧作家余青峰编剧,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卢昂执导,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老师徒弟、优秀青年演员虞文兵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声腔的特点 黄梅戏声腔的作用

    黄梅戏一直都是拥有其独特的声腔以及其不同的唱法特点,对于很多黄梅戏的爱好者来说,掌握更多不同的声腔可以了解到更多,接下来一起查看一下黄梅戏的声腔都具备了哪些不一样的特点吧! 中国戏曲的总体特点是戏剧的音乐化,声腔的演变是中国戏曲衍化、再生的标志,黄梅戏更是以声腔的特色而出道而走红而“几遍天下”的。声腔的主导作用,是每一个黄梅戏演员都要面对的,都要解决的,都要时时不忘的原则话题。在我的演戏经历中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声腔的主导作用

    中国戏曲的总体特点是戏剧的音乐化,声腔的演变是中国戏曲衍化、再生的标志,黄梅戏更是以声腔的特色而出道而走红而“几遍天下”的。声腔的主导作用,是每一个黄梅戏演员都要面对的,都要解决的,都要时时不忘的原则话题。在我的演戏经历中,有这样的体会,一出戏,一个角色,从音乐唱腔着手是最好的入口。 这是因为音乐唱腔里负载着人物最准确最深切的感情体验,从唱开始,就是从人物的心理开始,这就为演好角色铺平了道路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黄梅戏在湖北的发展

    湖北省的发展,与18年前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号密不可分,这句口号就是“把黄梅戏请回娘家”。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,湖北省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;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;从安徽安庆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;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、汉剧团纷纷改为黄梅戏剧团;成立了黄冈艺校,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。黄冈地区创作的两台剧目《於老四与张二女》《银锁怨》先后在北京演出14场,得到观众好评;1995年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